陳如山拍MV翻班 稱掉入蟲洞快往生 讚安眠巫師秦旭章「很硬」 – Yahoo奇摩新聞
陳如山拍MV翻班 稱掉入蟲洞快往生 讚安眠巫師秦旭章「很硬」 Yahoo奇摩新聞
袁廣鳴個展《向黑潛行》:在黑暗中尋找當代藝術的詩意 – VOGUE 時尚網
袁廣鳴個展《向黑潛行》:在黑暗中尋找當代藝術的詩意 VOGUE 時尚網
世間清景是微涼 | 副刊 – 世間清景是微涼
◎徐子桓 走過孟夏,時序來到晝長夜短的盛夏,暑氣蒸騰,薰風拂來,屋外的柏油路似乎都冒著熱氣。記得小時候特別不怕熱,艷陽高照的午後,和鄰居同伴天天玩著捉迷藏,偌大的稻埕是追逐跑跳的場所,足夠我們盡情揮灑童真,汗流浹背不以為苦,衣服弄髒了也不以為意,赤腳踩在發燙的稻埕,曬得一身黑,童年就在無憂的歲月裡,追隨笑鬧聲愉快地度過。 記憶中的童年還有夏夜裡的繁星,夜晚大人拿著板凳在稻埕閒話家常,手裡搖著蒲扇,既揮走煩人的蚊子,也招來些許涼風;孩童們則是仰望星空,數著一閃一閃的星光,想知道浩瀚的夜空究竟有多少顆星星。靜夜裡的微光除了碰觸不到星星,還有突然乍現的螢火蟲,流螢在人們周圍忽明忽滅,黑暗中伸出手掌,火金姑停在掌心,大家屏氣凝神,惟恐喧鬧聲會嚇走牠們,火金姑與我們短暫交會,接著振翅緩緩往闃暗處飛去,消失在寂靜的黑夜裡。 夏夜蟲聲唧唧,迥異於白晝熾熱的陽光,照得人發暈,月光下,「竹深樹密蟲鳴處,時有微涼不是風。」童年住過的老宅院,前院一片芒果樹與龍眼樹林,後方則是一片濃蔭竹林,被林子圍繞的老宅院,夏夜清風送爽,聆聽樹梢裡的蟲鳴聲,靜謐深處自然有涼意襲來。大人完成白天繁忙的農務,晚上忙完家事,便是督促孩子寫功課的時間,寫作業時窸窸窣窣的聲響,母親細心的指正與叮嚀,專注課業的當下,惱人的暑熱也跟著拋到腦後。 北宋名相寇準〈微涼〉詩:「高桐深密間幽篁,乳燕聲稀夏日長。獨坐水亭風滿袖,世間清景是微涼。」詩意描述:高高的梧桐樹長得非常茂密,中間夾雜著幽深的竹林,雛燕叫聲漸漸稀少,夏天的白晝卻愈來愈長。我獨自坐在水邊的亭子,風起時,衣袖整個被風吹起,這世間的清明風景,正是現在這樣微涼的時節,令人心神俱清。 童年時光溫馨又美好,到了初老時,關於夏日,再也不是刻意尋找消暑良方,走過千山萬水,體悟這一生不過是紅塵過客,任何喧騰擾攘的生活,在漫長的夏日裡,正是自我修身養性的時節,即使炎暑酷熱,也能保持內心清澄平靜,感受時時刻刻都有微涼的清風輕輕吹拂著孩提初心。
貴陽市這20條道路有了充滿詩意的新名稱-新華網 – big5.news.cn
貴陽市這20條道路有了充滿詩意的新名稱-新華網 big5.news.cn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:【「沙漏裡的綠洲」— 洪誼庭個展】 – 非池中藝術網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:【「沙漏裡的綠洲」— 洪誼庭個展】 非池中藝術網
粉紅花海超美!中央大學湖畔河津櫻盛開了 – 自由時報
粉紅花海超美!中央大學湖畔河津櫻盛開了 自由時報
李白詩意精品書畫特展在合川美術館舉辦 – 新浪香港
李白詩意精品書畫特展在合川美術館舉辦 新浪香港
地下電影/原來《花樣年華》與《在車上》是同一部電影,談王家衛與濱口竜介的虛實關係| 500輯 – 500輯
地下電影/原來《花樣年華》與《在車上》是同一部電影,談王家衛與濱口竜介的虛實關係| 500輯 500輯
鄭興《哪裡都去不了,就想念起你》,思念但不耽溺的真心告白 | 樂手巢 YSOLIFE
台北轉涼、雨勢頻頻,讓人聯想起鄭興那首〈台北下的雨〉。曾入圍金曲奬、為政大金旋獎創作主題曲〈積雨雲〉,鄭興與台灣有著深厚聯繫。連線採訪的10月初,他從成都短暫回家鄉揚州,關心起台北天氣,彷彿探問一位舊友消息。念舊情緒有時,他仍直球面對未來的不確定,今年發行新 EP《哪裡都去不了,就想念起你》,敘事更直率,願所有想念不受時空束縛,都能好好傳遞。
創作轉捩點,來自潮濕與孤獨的台北
高二那年,鄭興哼著旋律,試著用鋼琴彈出人生第一首創作〈城南〉,悠悠的民謠調子,藏著對音樂的啟蒙與喜歡。當時影響他最深的音樂人是陳小霞,陳奕迅〈十年〉原曲、郭靜〈下一個天亮〉都出自她的手筆,鄭興成天聽《哈雷媽媽》,也聽陳小霞寫給別的歌手的作品,一開始寫旋律總不自覺受影響;大學接觸宋冬野、趙雷等新民謠歌手,慢慢磨出自己的創作底蘊。他透露最近喜歡中國著名民謠女聲曹方最新專輯《春天那麼短》,整張作品都在雲南錄製,有著簡單而純粹的民謠聲響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Oome7baXD0
2014年來台攻讀政大研究所,潮濕的氣候、繁重的課業,心情孤獨苦悶,意外讓他有更多體會:「大學寫的大多是關於自己的感情,感覺格局比較小。到台灣後寫的歌更關注生活環境,比如天氣,或想到遙遠的家鄉、想到北京。創作主題還有維度從那年慢慢打開了。」
擅長運用城市、空間意象,成為鄭興給人的首要印象,《忽然有一天,我離開了台北》像一部故事,道出台北生活點滴,更讓他獲金曲獎三項提名肯定;第二張專輯《眼淚博物館》是音樂企劃「空間詩學」首部曲,主題圍繞「空間」、「物」和「眼淚」等意象豐富的概念專輯。今年發行新 EP《哪裡都去不了,就想念起你》,創作視角從地緣空間轉向更直接的心情抒發,讓我們看見不同面向的鄭興。
突破壞時局,挑戰流行龐克、台語歌
《哪裡都去不了,就想念起你》誕生於偶然,2022上半年,鄭興原本在做下一張正式專輯,期間迸發不少新靈感,於是記錄了很當下的想法。EP 名稱的「你」沒有指涉特定對象,願聽者受疫情限制的想念,都能因而獲得緩解。
疫情之下,鄭興反而更不受束縛,例如挑戰閩南語作品〈野鳥〉——曾翻唱蘇打綠〈無眠〉的他,著迷於閩南語與旋律搭配緊密,有強烈語氣、韻味;語言的「陌生化」也讓他感到詩意的美感,於是寫完國語歌詞後,決定邀施立老師填詞、給予發音與咬字的指導,下了不少苦功。「不同的語言,讓歌曲不管是文本上的意義,或是歌本身聽覺上的感受,都豐富很多。」鄭興過去與香港歌手林一峰合作的〈去你的城市呼吸〉,兩人使用國語、粵語一搭一唱,彷彿塑造不同時空的對話,也讓他覺得別有意境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I2COea3PpM
〈火鍋海〉則首度加入硬搖滾、流行龐克曲風,靈感源自夢見在海邊吃火鍋,竟和同伴一起把食材倒入海中,縱身跳進去游泳。怪奇的情節轉換出辛辣、爽快又帶有批判性的歌詞,力邀搖滾歌手許鈞編曲。風格差異頗大的兩人合作充滿火花,擅長搖滾樂的許鈞認為高一點的...